招生简章

时间:2017-06-05作者:文章来源:软件学院浏览:1527

学院亮点

学院建有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软件工程专业——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

获教育部批复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复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学院建有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简介

软件学院2008组建,现有“软件工程”一个本科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中,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排名第34名。为适应国家发展软件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该院依托软件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专业的综合办学优势,按照“办学层次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的办学模式,坚持“高起点、国际化、面向产业、打造特色”的办学理念,产学研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复合型高级软件人才。“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600余人。

师资力量

该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人,硕士生导师20人。许多骨干教师曾被派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修学习,部分教师在国内的学术组织中任职,享有较高声誉。近年来,学院持续聘请来自国内外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来院授课、讲座。

学科特色

学院重视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及高校紧密合作。学院紧密跟踪软件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国际IT领域技术前沿动态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方案,实施与行业需求接轨的教学计划,强化外语训练,开设企业文化、沟通技巧、素质修炼等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管理、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开设前沿技术课程,真正做到与产业实践结合,与国际发展接轨。

学院建有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XilinxIntelIBMOracle、东软、久其等校企联合实验室。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普及率高,在ACM/ICPCMCM/ICM国际数学建模、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名次。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充分借助与欧美、日、韩的良好合作基础,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奥克兰、爱尔兰等国家知名高校达成多种合作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与交换生项目。

专业设置

●软件工程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软件工程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具体数学、操作系统、技术经济学概论、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编译原理、软件开发技术、软件需求分析、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学士学位论文等。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IT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组织与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

学院按照“办学层次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的办学模式,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与东软集团、久其公司、中软国际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学生的实训实习,师资培训、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每年为学生定制实训实习项目,通过素质训练、企业参观、技术讲座、编程强化、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等多种形式,紧跟行业前沿,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学院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2项,并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法国图尔工程师学院等海外名校开展“3+1”、“2+2”等多渠道校际联合培养项目合作。近三年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累计派出20余人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优秀本科生项目派出近10人。国际合作项目的拓展彰显了我院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拓宽了我院国际合作渠道和影响力。

知名教授

印桂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与知识工程、软件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虚拟现实、可信软件等。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教育部保密管理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电子信息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全国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张健沛,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社会计算、软件理论等。现任CCF高级会员,ACM会员,CCF中文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交通运输部信息化专家。

黄少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云计算、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仿真等。现任黑龙江省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网络评审专家。 

杨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理论与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社会网络、隐私保护、软件理论等。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ACM会员,哈尔滨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